您的位置:首页 >证券资讯 >

讯息:25年前的柳倪之争 具体是怎么回事?

2023-03-08 07:57:22 来源:第一商业网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25年前的柳倪之争,让联想的国产芯片梦碎,却意外成就华为逆袭是什么意思,其实他的意思是非常简单的,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25年前的柳倪之争,让联想的国产芯片梦碎,却意外成就华为逆袭相关的一些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华为芯片被“断供”之后,引起了全民的讨论,社会上沸沸扬扬,慷慨激昂者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但是更多的是全民对这几十年中国芯片发展的反思?因此,很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就会再一次被拿出来评论。对于国产芯片制造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莫过于25年前所发生在联想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柳传志与倪光南之间的关于企业路线问题的争论。正是那场争论的结果,引导了许许多多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也间接成就了华为日后的崛起。


【资料图】

现在回头来看这场”柳倪之争“,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回顾“柳倪之争”

1983年,39岁的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了13年后,被调到了中科院人事局当干部。彼时,柳传志已经在中科院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柳传志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没什么实际作用。对中外技术的巨大落差认识成为影响柳传志以后决策的主要原因之一。

怎样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柳传志当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带着这个疑问,1984年,40岁的柳传志怀揣着计算机所给的20万元启动资金,带领10余名中科院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的一间传达室里开始创业,成立了联想公司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即便背靠中科院,但联想的起步依然艰辛。第一次做生意,仅有的20万被骗走了14万。只剩下6万的柳传志,带着员工摆起来了地摊,卖起了旱冰鞋、电子表。后来揽下了中科院研究所的电脑的验收、培训和维修业务,赚了70万,才算缓过来。

有了现金储备,柳传志开始想做属于自己公司的产品。想做产品就必须要有技术领军人物,由于背靠中科院这一优势,人才并不难找,当时,柳传志想到第一人就是倪光南。

倪光南,国内重要的计算机专家。1964年参与研制生产我国第一台通用电子管计算机119机。1968年参与我国第一台显示器“717”的研发,具体负责汉字显示模块,从此进入汉字显示领域。到1979年,主导做出了“手写文字识别机” 和“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两项主要成果,在1980年推出了第一项汉字处理产品——“汉字、图形显示功能板”。

凭借在计算机领域的成果,1981年倪光南获得了以访问研究员身份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的机会,1983年他选择回国。这两年多的时间PC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IBM于1982年开放了PC机的技术,1983年推出了采用英特尔CPU的第一款PC机,从此,“IBM兼容机”拉开了颠覆PC行业的序幕。倪光南在此期间产生了把他的汉字处理成果做成“汉卡”的想法,回国前在加拿大自费购买了研发汉卡所需的主要器件随身带回国内。

回国后倪光南申请了联想式汉卡课题组,1984年倪光南被柳传志邀请担任了联想公司的总工程师,他将之前的科研课题转入计算所公司继续研发,到1985年正式推出“联想式汉卡”产品,该产品与IBM兼容机完美融合,成为计算所公司第一个现金牛产品。这项成果还在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到1989年计算所公司以这款产品的名字将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

最早的联想式汉卡包括三块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电路板和一套软件系统。三块电路板之间以扁平的电缆线连接,字库中储存着所有标准汉字,汉字显示完全由硬件实现。

联想式汉卡通过这种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使PC机处理汉字有了和处理西文相同的效率:无论是中文还是西文,显示速度不变,显示格式不变,内存资源不被占用,“直接写屏”协议不变,西文软件基本上不需“汉化”就可以使用。

联想汉卡在当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前三年联想汉卡就给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的利润,成功打响了联想品牌。

早期的汉卡是基于美国zilog公司的Z80芯片。从那时开始,倪光南开始逐步认识到,在技术上,我们必须走自主研发道路。

1988年,倪光南到香港组建主板和扩展卡研发部门。主要研发自主设计的芯片替换Z80芯片,以及开发自己设计的PC机主板及其扩展卡。第二年,倪光南领导的香港研发部门自主研发了五颗ASI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成功地应用于汉卡和汉字激光打印机。1990年,他们的当家产品联想汉卡(7型),就使用了自研的ASIC,自此联想汉卡全线产品皆改为自主,奠定了联想的江湖地位。

在联想汉卡站稳脚跟之后,倪光南希望亲手做出国产品牌的电脑整机,他自己带领团队在香港研发成功了“中国制造”的联想主板和扩展卡。1990年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品牌微机也在国内推出。

1992年联想微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微机研发成功并形成系列后,延伸至今天的联想品牌电脑。

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在联想的发展历史上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倪光南专注于搞研发,几乎每年一个产品。而柳传志,也是难得一见的运营和销售奇才。二人珠联璧合,使联想迅速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龙头。

而在柳传志成立公司的后三年,1987年,44岁的任正非迎来了人生最难熬的时刻。时任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经理的任正非,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公司一次性亏损了200万,任正非就此被公司除名,妻子也因为种种原因和他离婚,穷困潦倒的他只能带着父母和弟弟、妹妹睡在棚屋里。

走投无路的任正非东拼西凑了2万元,在深圳南油新村的一所破旧民房创建了华为。起初,华为只是二道贩子,靠着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的小型交换机业务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赚取了第一桶金。

看到交换机巨大的市场后,任正非决定自研,华为从零起步,生产车间即是库房也是厨房和卧室,1992年凭借BH03交换机和HJD48交换机两款机器,华为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而这一年,联想凭借汉卡和微机等产品,收入已经达到了17.67亿,足足是华为的17倍。

1992年,倪光南开始进军程控交换机领域,引发了和华为后面的正面交锋。倪光南立项程控交换机事业部,由他在计算所的博士学生罗争领导研发。一南一北两家企业共同争夺国内局用程控电话交换机市场的话语权。

由于对技术路线的判断失误,华为刚刚上线的JK1000只卖出了200多套,就被淘汰了。JK1000耗光了华为的家底,看到市场空白和巨大利润的任正非并没有打算放弃。任正非四处凑钱,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研发团队重新开始。JK1000失败后,华为便做了两手准备,一部分人负责C&C08 2000门交换机的研发,李一男则开始对C&C08 万门交换机进行预研和热身。起初,华为的C&C08 2000依然故障频出,但任正非依然坚持向万机门冲刺。

北京的联想全然是另外一幅景象。因为背靠中科院且拥有强大现金流,同时联想可以充分依托在PC机上的技术积累,让联想少走了不少弯路。在罗争领导研发下,1994年元旦,联想的第一台交换机LEX 5000也在河北廊坊顺利开局,容纳用户数量是华为C&C08 2000的2.5倍。

联想倪光南那个时候志得意满,当时由罗争领导的联想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已成为联想集团第二大部,仅次于杨元庆领导的微机部,其全面实力超过了当时的华为,连中南海都采购了联想程控交换机。

联想显然具备更强的先发优势,但后来,事情却全然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正当联想打算对华为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柳传志突然停止了给联想交换机的研发资金。由于交换机的回款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中,柳传志开始对交换机的研发投入犹豫了。这个时候,负责交换机项目的倪光南建议把相关部门独立成子公司,联想占股51%,员工持股49%,独立运作自己去争取贷款,不再依靠联想。这个提案受到了程控部员工的热烈欢迎,他们决定自筹200多万资金开始筹建新公司。柳传志先是在1994年11月批准了这个方案,但在筹资的关键时刻,他打电话给罗争:“你们集资的事不要做了,这事我另有考虑”。也正是从这句话开始,联想进军通信市场的计划彻底宣告流产,而联想的主动退出,也让华为的C&C08万门机成功占据市场,最后奠定了通信市场的地位。

在被柳传志否决交换机项目投资的同时,倪光南提出建设联海ASIC芯片设计中心项目的提议也被柳传志否决了。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为的“柳倪之争”事件。联想陷入了内部的路线之争。柳传志坚持“贸工技”路线,倪光南坚持“技工贸”路线。

1994年前后,倪光南奔波于上海,香港等地,广揽人才,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他对这项被称为“中国芯”的工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倪光南认为,联想应该对标英特尔“芯片”技术,希望全力开展“中国芯”工程,走技术路线。

1993年底,倪光南筹备组建芯片设计部门: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目标是向CPU进军。当时,倪光南联合了长江电脑公司和复旦大学,三方合资筹建这个芯片设计部门,当时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专门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当时,投资已达180万美元。科技部也划拨了一笔财政补贴。1993年底三方接洽谈判时,柳传志、倪光南一同到场,柳传志表态全力支持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

1994年4月26日,联想、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长江集团签署了《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简称“联海”)合作意向书。

然而仅仅过了1个多月,柳传志就反悔了,一张纸条否决了这个计划。这也是10年来柳传志第一次对倪光南说“不”,使倪光南感到空前的伤害。

从这两件事开始,倪光南和柳传志对于联想战略发展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他们的矛盾开始不断激化。倪光南主张公司要走技术路线,应该选择芯片为企业未来的主攻方向。也许是作为科学家的敏感,在联想集团势头一片大好时,他考虑的不是如何赚更多钱,如何扩大规模,而是考虑如何让联想尽快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他希望下一步全力开展“中国芯”工程。

而柳传志却认为,高科技产品不一定能卖得出去,“中国芯”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市场前景在当时看来是未知的,而且看上去并不是一家考虑成本、利润的企业能独自完成的。他主张利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打造自主品牌。

二人当年的路线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技工贸”和“贸工技”两条路线的争斗。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持续了整整半年,最终贸工技在联想占据上风,1995年6月30日,也就是联想上市的前夜,倪光南被免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联想最终走上了以柳传志的思想为主导的贸工技的发展道路。

1999年,一心想要“造芯”的倪光南彻底离开了联想,从此与柳传志分道扬镳。

1996年的一次会上,在经历过与倪光南矛盾冲突之后,柳传志向联想的员工分享了他的思考。

柳传志举了一个例子,日本计算机产业在80年代犯过一个错误,它以为自己强大到足以跟美国抗衡了,不管国际标准自己单独来,结果无法兼容,损失巨大,最后还得回来重新走。

他认为:“作为后发展的国家,要利用手中的市场优势,你想卖产品吗?我帮你卖;我这里劳动力成本低,可以加工;然后我再学技术,从实用技术到自主开发,这样就过来了,我们的技术也是最符合市场的了,不会无的放矢。”

倪光南后来在方舟CPU、永中Office等的自主研发工作遭遇了系统整体生态的困境,便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事实都如柳传志所料的一致吗?当时走技工贸路线就一定会失败吗?

华为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正是倪光南的出走成为了华为与联想这两个执行技工贸和贸工技不同路线的公司发展的分水岭。

从销售额来看1992年到2000年之间,在技术研发上有倪光南力撑的联想把华为远远甩在了身后。

1992年:华为1亿多VS联想17亿

1993年:华为4亿VS联想30亿

1994年:华为8亿VS联想47亿多

1995年:华为15亿VS联想67亿

1996年:华为26亿VS联想77亿多

1997年:华为41亿VS联想125亿

1998年:华为89亿VS联想176亿

1999年:华为120亿VS联想203亿

2000年:华为220亿VS联想284亿

倪光南走后,联想放弃了核心技术的研发,专注于贸工技路线业绩一路走高,但是,坚持技工贸路线的华为却开启了逆袭之路,2001年开始超越联想,并逐年拉开距离,一路领先。

2001年:华为225亿VS联想164亿

2002年:华为221亿VS联想160亿

2003年:华为317亿VS联想180亿

2004年:华为462亿VS联想178亿多

2005年:华为680亿VS联想178亿多

2006年:华为891亿VS联想814亿多

2007年:华为1280亿VS联想895亿多

2008年:华为1231亿VS联想1135亿

2009年:华为1466亿VS联想1013亿

2010年:华为1825亿VS联想1129亿

2011年:华为2039亿VS联想1467亿

2012年:华为2022亿VS联想1682亿

从此,每当中国芯片和半导体遇到卡脖子的时刻,或者联想遇到困难的时候,倪光南这个名字就会常常被人们提起,当年的柳倪之争的悲剧常常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其彻底的改变了联想后半段的企业发展历程。

不少人还在缅怀如果当初倪光南留在联想,今日是否已经会有不同的局面。

结语:

经过了25年,我们再来评判此次事件,孰是孰非其实已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总有些人喜欢拿历史的今天对照历史的昨天,以为一个如果就会变得怎样怎样?这是一种认知的错误。就像如果清朝时中国不闭关锁国会怎样?明朝崇祯不下令杀了袁崇焕会怎样?用现在的结果去强求历史的选择,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在如何看待“柳倪之争"问题上我们不能忽视当时的历史环境,公正的说,柳传志当初的反对不能说没有道理:

一方面、柳倪之争的时候是九十年代后期,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的经济困难时期,当时国内很多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的局面,改制下岗、招商引资是那个时代的标签,联想如果要搞芯片制造,国家当时是很难有大量资金拨钱支持联想的,那时候国家财政不宽裕,连军队都要经商自己解决经费,所以联想当时所面临的经济大环境是难保证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更何况芯片设计的风险太大,一旦失败或者迟迟没有结果,那么联想作为企业就完了,工程师可以只考虑技术,但企业家要考虑的事项更多,毕竟一个企业的倒闭与否关系到数千人的生活;

另一方面、1993年,英特尔搞出了奔腾处理器。当时微软+英特尔的联盟几乎垄断了PC的软硬件市场,就算联想真的搞出芯片,能竞争得过英特尔和微软吗?而政府、国企、学校愿不愿意长期采购联想的机器,扶持联想,这也是一个问题。这在倪光南离开联想后,搞的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最后失败的结果也已经印证了。

联想在确定走贸工技路线之后的发展,以及倪光南离开联想后的坚持技术自主创新之路的坎坷,似乎印证了柳传志当初的胜利是正确的。但是,直到华为的崛起和现今的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打压,人们才意识到倪光南当初坚持走技术路线,坚持自主创新之路才更为可贵。

但是,毕竟二十年前,技工贸和贸工技谁也看不了太远,整体环境本来就不怎么样,最先想到的是活下去。甚至是任正非都差一点考虑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

倪光南或柳传志,甚至于联想,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基本上都很难改变中国芯片的发展时间表,中国芯片的发展不是一家企业可以推动的。

做集成电路,靠情怀、靠忽悠、靠天马行空的想法、靠堂吉诃德式的冲锋,都不行;更需要的是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程能力。

所以,按照客观发展规律来看:

倪光南的想法,属于在错误的时间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而柳传志的决定,则是在危难时刻做了符合企业生存发展却缺乏远见的决定。

历史也证明了联想当初的决定并没有错。但是,可惜可悲的是,在联想生存发展成功以后,柳传志似乎忘记了技术研发,到现在,联想也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核心技术,只沉迷于资本与贸易的短期利益上。中国的很多走上贸工技路线的企业也大都和联想一样,沉醉于世界工厂的短期获利上,满足于赚快钱,没有真正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最后中兴事件的爆发才猛然惊醒,但为时已晚。

最后,“柳倪之争"和华为的逆袭之路都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它告诉我们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同时也用历史的发展证明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对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更为关键。原创 创易在线#联想# $联想集团(00992)$ $联想控股(03396)$ #华为#

标签: 柳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