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证券资讯 >

今日视点:绿鞋机制是什么意思?'绿鞋机制'本质是什么?

2023-03-30 13:34:38 来源:第一商业网

提起绿鞋机制通俗解释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绿鞋机制通俗解释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文通俗读懂“绿鞋机制”

小散户解读:绿鞋机制怎么看都似乎是掩耳盗铃,没啥实际作用。不跌破,发行的更多了;跌破,回收回来的股份还是流通股,也只能起一个延缓下跌的作用,最终还是要跌回去。


(相关资料图)

绿鞋机制是因为1963年有一家叫做绿鞋(Green Shoes)的公司(幸亏不是叫绿帽子)IPO时首次使用,所以就用它的名字来命名(很抱歉,现在这个品牌已经没了)。

它的官方说法叫做“超额配售选择权”

根据证监会《超额配售选择权试点意见》里的解释,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即主承销商按不超过包销数额115%的股份向投资者发售。在增发包销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主承销商有权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或者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

在实操中,一般会超额发行不超过15%的股票,募集的资金先到位,但相应的股票延期交付。

在发行人股票上市交易的30日内,如果股票跌破发行价,可以使用这部分超额募集的资金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来交付延期交付的股票;

如果股票价格大涨,主承销商可以要求发行人按照原发行价格,发行相应数量股票,来交付延期交付的股份。

这是一个主承销商稳赚不赔的过程

"绿鞋机制"本质是利用股票和资金的供给,来调节股价,稳定市场。

按照科创板新规,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开始涨跌幅限制为20%。那么上市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上市后股价大于发行价,要么上市后股价小于发行价。

第一种情况:上市后股价大于发行价,比如直接涨100%到10元,明显大于5元。这个时候主承销商行使"绿鞋机制"。

对于投资者来说,原先打中额外15%股份的投资者拿到这批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以10元/股的价格抛掉。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在上市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主承销商都有权使用绿鞋机制,何时行使,主承销商说的算。反正最晚30个自然日+5个工作日内,会向打中那15%份额新股的投资者交付股票。所以能否在二级市场最高价抛售科创板新股,取决于券商什么时候能把那15%的新股给你。

对于主承销商来说,按照15%股份超募资金的百分比,抽佣金。

第二种情况:上市后股价小于发行价,比如直接跌50%到2.5元,明显小于5元。主承销商放弃行使“绿鞋机制”

主承销商用事先超额发售那15%股票获得的资金(敲黑板:这笔钱是打新者给的),在二级市场直接以2.5元/股的价格买入部分股票,数量和原先15%份额对等。然后把这部分股票分配给原先打中那15%股份的投资者。

那主承销商能赚到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变数,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券商可以在上市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的任意时候,从二级市场以低于发行价的市价买入科创板新股。

从利益角度来说,等二级市场股价跌得越低,券商再买入归还打新者股份后,所赚取的利润越高。

所以,果然所谓“绿鞋机制”是个"小坑",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主承销商外,上市公司和打新投资者都没啥好开心的。无论如何,主承销商都能大赚一笔啊!上市后股价大于发行价还好,如果小于发行价,打新的投资者自己都不能控制及时止损,亏多少还得看券商啥时候把股票放给你。

综合来看,就是通过供应量来调节股价,股价远高于发行价,就会有额外15%中签投资者的抛盘出现,使得股价不至于继续涨得太离谱。股价破发,主承销商会在二级市场买入相当于15%股份数量的股票,不让股价跌过头。科创板制定这一规则,就是要在注册制下新股IPO打破一级市场打新不败的神话。

“绿鞋机制”在中国

以前A股有没有绿鞋机制的规定呢,其实是有的。历史上2006年工商银行、2010年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上市的时候都实行过绿鞋机制。

2006年9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

2006年10月19日,工商银行在A股与H股同时上市,首次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开始了超额配售在A股的尝试。

但相对来说,4亿股的发行量,还是限制了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普遍采用。根据公开信息,也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人保等为数不多的超级航母IPO采用了“绿鞋机制”。

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大事件,当属农业银行的IPO。

农行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采用了“绿鞋机制”。根据发行结果,A股已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超额发行了15%,融资约221亿美元,约合1503亿元人民币,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IPO。

农业银行2010年7月15日A股上市时,发行价2.68元,上市后就一直萎靡不振,“绿鞋机制”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护盘作用。自农行上市日至8月13日期间,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不断从二级市场回购股份以维持股价,但是遗憾的是,对维持股价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8月15日,农行公告称超额配售权已经在8月13日全额实行完毕,也就是说超额募集的资金已经用完了,弹药打光了,农行最终破发,两块六毛八成了当年股民挂在嘴边的一个数字。

除此之外,再无他家。

为啥没有呢?因为在中国打新股稳赚不赔的,畸形的定价方式导致新股上市肯定涨,本来A股超募资金闲置的情况就挺严重,这种情况下,如有绿鞋机制肯定触发行权,上市公司会募集更多的资金导致浪费。再加上上市公司和原始股东本来就觉得定价定的低了,本身也没有平抑股价的意愿。

所以A股历史上极少有绿鞋机制。

现在科创板不一样了。长期来看肯定是按照市价发行的,也就不存在“新股无敌”和“发行价偏低”的现象,那么绿鞋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啦。

当初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的时候股价暴涨,就触发了绿鞋机制,多募集了15%,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IPO。去年小米在港股上市后,股价先跌后涨,也触发了绿鞋机制。

标签: 绿鞋机制通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