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城市各社区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社区治理格局复杂多变,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各小区差异,对接群众需求?4月21日,一场聚焦社区分类治理的专家讲坛在黄浦区政府机关大楼举行,会上发布了《黄浦区社区分类治理指数和实施办法》手册,与会专家和社区实务工作者围绕社区分类治理的思路和实践、成效和经验展开研讨对话。黄浦区副区长林竞君出席讲坛并致辞。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指示要求。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唐有财教授看来,社区分类治理是实现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方式。由于房屋类型、居住形态和居民诉求的多样化,不同形态社区的居民认同、动员模式、利益机制和参与方式都不同,一刀切的社区治理方式不能解决相关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针对性、有区别的社区治理方式,而社区分类治理正是基于对社区类型的划分,选择适合社区形态和特点的相应治理方式,目标就是实现科学和有效的治理。
(相关资料图)
“在社区类型划分的演替之中,单位制的影响不断减弱,市场化和人口流动正在不断地形塑着城市空间和社区的类别与治理逻辑。”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副研究员李宗克说,随着商品房成为主流、技术治理的精细化、城市的阶层分化与人口流动,社区空间的异质化、私有化和碎片化增加了城市基层治理的难度。再加上社区治理内容与任务的不断扩张,催生了社区权力与资源的有限性、社区治理的责任与事项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这都成为实施社区分类治理的现实背景。
社区复杂多样、诉求多元的特点,在黄浦区表现得格外突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现有各类小区580余个,老旧社区(新式/旧式里弄)、系统公房/保障型住房社区、普通商品房社区、中高档商品房社区等不同类型小区同时存在。
为此,黄浦区民政局根据市民政局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调研,对居民需求、主要问题、社区组织、外部资源、居民交往方式等社区状况进行总体评估,为社区特征精准“画像”。在此基础上,提炼了社区分类治理工作七法,分别是公约引领工作法、协商自治工作法、硬件激发工作法、物业提升工作法、商圈共建工作法、项目驱动工作法和多元共治工作法。
黄浦区民政局局长孔翼菁介绍,最新发布的《黄浦区社区分类治理指数和实施办法》,细化了分类指标,将辖区内社区划分出“四类七型”,并建立社区分类治理评价指数,作为评价衡量社区治理工作的工具。该办法通过分类评析社区资源、社区问题与社区服务需求,针对性制定治理目标与治理策略,选择性匹配应用治理工作法,旨在为基层提供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工具包,真正为基层治理赋能。
“黄浦区社区分类治理实践是对新时期基层治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李宗克建议,围绕社区分类治理评价指数,下一步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分类治理的目标应用范围,建强数字底座,积极拓展与其他委办局、社会力量的合作,提升政策敏捷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夯实社区治理分类指数实践的制度和政策支撑,探索社区分类治理大数据归集制度,强化应用场景实验,关注社区分类治理的突出短板,全面提升创新的针对性。
如何进一步推动社区分类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党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桦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精雕细刻铸品牌。建议选择最具代表性、最有可能性的2—3个工作法,花一年时间打造为分类治理的区级品牌,再花一年时间打造为市级品牌。二是夯实基础谋长远。建议制定社区分类治理的评估标准体系,为社区分类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推出治理领军人。提升社区分类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人,核心是有一支知政治、爱社区、懂治理、善总结的领军人才队伍。建议把有条件打造品牌、有能力打响品牌、有愿景提升品牌的案例所在社区负责人,作为分类治理领军人悉心培养。
上海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社会建设处处长竺亚指出,基层社区治理的探索创新,有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一种是强调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另一种则强调自上而下的理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总体上属于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要求我们在复杂多样的社区中寻找规律性。他强调,各区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历史阶段等,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类,精细做好社区分类治理工作。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民政局指导,上海市黄浦区民政局和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共同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周丹旎
题图来源:张驰摄
图片编辑:项建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