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期财经讯,5月24日,惠誉确认大新银行有限公司(Dah Sing Bank, Limited,简称“大新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为“BBB+”,短期IDR为“F2”。长期IDR的展望为“稳定”。惠誉还同时确认了该银行的生存力评级为“bbb+”。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发行人违约评级受生存力评级驱动:大新银行的长期IDR是由其生存力评级驱动的,这反映了该银行在香港特区的稳定零售业绩和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特许经营,以及健全的风险控制和充足的财务状况。长期IDR的稳定展望反映了惠誉的预期,即该银行的内在信用状况将在未来两年内保持稳定。基于该银行的资金和流动性因素得分为“a-”,该银行的短期IDR为惠誉银行评级标准下的基准评级。
(资料图)
稳定的经营环境:惠誉评定香港特区各银行的经营环境稳定主要考虑到其与内地的经济关联性较强。惠誉预计,在中国解除防控措施的支持下,2023年香港特区的GDP增速有望达4%。根据惠誉的评级标准,由于香港特区与内地往来密切且经济关联性强,香港特区各银行“a”的经营环境评分低于“aa”类别隐含评分。
稳固的本地专营权:大新银行的业务状况得分为“bbb+”,反映该行在香港特区拥有稳固的银行专营权,虽然其业务规模适中。大新银行是少数几家专注于零售和中小企业客户的本土银行之一。过去10年,其零售驱动的银行业务产生了稳定的收益。
贷款敞口限制风险概况:惠誉对大新银行风险状况的评估为“bbb+”,反映出该银行在惠誉认为更容易受到经济压力和更高利率影响的行业中存在大量风险敞口,比如个人贷款、小企业和房地产,尽管高水平的抵押物降低了总体风险,截至2022年底,抵押物占贷款总额的72%。
减值贷款上升:2022年,减值贷款比率翻了一番,达到1.8%,主要是大新银行在中国内地商业房地产(CRE)行业的敞口。惠誉预计这一比率将在短期内保持高位,因为处理减值贷款需要时间。然而,考虑到政策支持措施以及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经济状况的改善,减值贷款再次大幅上升的概率有限。“bbb+”的资产质量得分低于“a”类别隐含评分,反映了大新银行在消费者、中小企业和房地产贷款方面的风险偏好。
重新定价为盈利提供支持:在中国解除防控措施的支持下,贷款重新定价和手续费收入的恢复应该会为大新银行在2023年的盈利能力提供支持。因为更高的利息收入和大新银行终止保险分销合同的一次性收益抵消了更高的减值费用和融资成本,营业利润/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在2022年稳定在1.1%。
强劲的监管缓冲资本:惠誉已将大新银行的资本水平和杠杆率的评分从“bbb+”上调至“a-”,以反映过去几年通过管理资产增长和稳定的内部资本产生,监管缓冲资本持续改善。截至2022年底,其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5.2%,高于2018年的13.1%。
零售存款驱动:鉴于利率迅速上升,大新银行由零售驱动的存款基础在2022年出现了一些定期存款迁移,但资金成本的增加被更高的资产收益率所抵消。随着贷款的减少,贷款/客户存款比率从上一年的75%改善至2022年的70%。惠誉维持该银行的资金和流动性评分为“a-”,并预计短期内贷款/客户存款比率稳定,资产稳定增长。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若大新银行的业务模式转向风险更高的市场或易受影响的行业(包括在中国内地的增长战略),从而导致其风险状况削弱及财务状况出现结构性恶化,则惠誉可能会下调其长期IDR和生存力评级。
若经营环境恶化导致以下财务指标持续疲弱,则惠誉可能下调该行的评级:
- 减值贷款/贷款总额持续超过3.0%(截至2022年的四年均值为1.2%)
- 经营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比率维持在0.75%以下(截至2022年的四年均值为1.3%)
- 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12%(2022年为15.2%),且未制定使其恢复的可靠计划。
惠誉若下调该行的生存力评级,融资和流动性评分下调至“bbb+”以下,则亦将下调其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如果大新银行业务模式的显著改善能够带来持续改善的收益和盈利能力,则长期IDR和生存力评级可能会上调,例如经营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比率持续改善至2%以上。
如果惠誉认为大新银行的风险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其评级也将被上调,这可能体现在即使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贷款集中风险降低,同时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减值贷款比率维持在1%以下。
若惠誉将大新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评分从“a-”上调至“a”,则亦将上调其短期IDR,但若该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和财务状况无大幅提升,惠誉采取该行动的可能性不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