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证券资讯 >

关于买入潍柴动力的思考 潍柴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2023-03-10 08:05:28 来源:第一商业网

最近小编看到大家都在讨论买入潍柴动力的思考相关的事情,对此呢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买入潍柴动力的思考事件的相关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潍柴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资料图】

潍柴是一家成长型周期公司。

潍柴过去十几年的经营业绩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对未来的布局仍将支持这一特点。不过,随着物流业务和非道路用发动机业务占比提升,潍柴未来周期性会有所降低。

潍柴在2007年上市时,基本全靠一款WD615发动机支撑业务,这是一款在20世纪80年代从斯太尔引进的柴油机,潍柴对其不断改进直到2010年前还作为主力。

2006年1-9月,公司自主开发首款蓝擎WP12柴油发动机仅仅卖出3台。

2007年公司接手德隆旗下湘火炬,将陕重汽、法士特变速器和汉德车桥纳入旗下,拥有了国内汽车行业最完整、最丰富的产业链,拥有动力总成、整车、汽车零部件三大业务板块,掌握了稀缺的动力总成资源,组成了重卡黄金产业链。

2007年潍柴销售重卡发动机15万台,工程机械用发动机8.5万台,总共销售各类型柴油发动机24.4万台。

到2021年,潍柴全系列、全领域迈向高端,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 51.09%柴油机,再次刷新世界记录。今天的潍柴,再也不是当年一把菜刀闹革命的境况了:

重卡汽车和发动机的销售,有明显的周期性,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的影响,但总体上重卡的保有量是在上升的,因此是属于周期向上攀升的行业。

有人说,随着物流车占比上升,重卡的周期性将消失。

物流业的大发展,的确提升了重卡的需求,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物流能够降低重卡行业的周期性。

实际上从2010年物流重卡占比已经超过工程重卡,但是过去十年来历史表明,重卡行业的周期性并没有像消失。

因此,说物流重卡占比提升让重卡行业周期性消失,是没有证据支持的,需要继续观察。

另外,由于2021年全面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导致从2020年到2021年中,出现了重卡的抢装潮流,车主们纷纷提前抢购国五重卡(因国六标准价格更高),2020年重卡销量达到创纪录的161万辆。

因此,2021年后半年到2022年全年,重卡的销量都不会有大的反转,应该都处在低位徘徊。2023年情况如何,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环境,毕竟2022年的疫情反复和低迷经济,会严重压抑换车热情。

国家排放标准大概是每四年调整一次,国三升国四是2013年,国四升国五是2017你那,国五升国六是2021年,那国六升级国五应该在2025年。

那我们是否由此可以预测2024甚至2023年重卡一定会像2019和2020年一样销量大涨呢?

遗憾的是,不能。

在过去几轮国标升级中,只有2021年的这一次出现的抢装潮显著提升了行业销量,在2017和2013年的两次升级,则并没有这种效应。

下一次国标升级,是否会出现大规模抢装潮,值得怀疑。

甚至,本次2020-2021年的高景气,多大程度上是由抢装潮推动,多大程度是由治理超限和其他经济因素推动的,也是无法量化的。

企图预测重卡周期从而指导投资,是徒劳的。

最希望也最有能力预测到重卡周期的,应该是潍柴动力的管理层,毕竟这些业内专家浸淫行业四十年,其预测的准确信应该远超投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

可是,我们观察潍柴管理层对来年业绩预测的历史,虽然不能说错的离谱,但也经常很离谱了。

比如2009年,管理层预计2010年重卡行业将有所增长,2010年预计业绩为426亿,相较于2009年的355亿增长20%,结果却是销售重卡发动机 41.4 万台,同比增长 83%,全年斩获营收632亿,业绩大涨78%。

2010年管理层预测2011年业绩为730亿,结果行业又突然冷静下来,潍柴重卡发动机销量下滑23%,当年营收600亿。

2011年管理层预测2012年业绩660亿,结果行业入冬了,潍柴实际获取营收仅有480亿。

2012年管理层勉强算是蒙对了,预测2013年业绩553亿,实际583亿。

有意思的是2014年,管理层预测2015年业绩1016亿,增28%左右,结果2015年行业又调皮的掉头拐弯了,不仅没有相对2014年的802亿大幅增长,反而降低到741亿,。

貌似好像下降的不多,那是因为2015年潍柴将凯傲全年并表,如果排除掉凯傲的影响,整车及动力类业务则是从603亿下滑到383亿。

2015预测2016销售收入816亿,实际931亿,还不算偏差太多。

2016年预测2017年销售收入1070亿,结果是1515亿,潍柴重卡发动机销量大增87%。

208-2020年因为行业比较稳定,让管理层蒙对的概率增大了,2021年管理层预测2022年业绩,继续施展线性外推大法,预测营收2137亿,预计再次扑空的概率大。

这还仅仅是营收预测,潍柴这种固定成本较高的企业,利润的起伏随周期更加惊人。

总结以来,就是一句话:重卡行业周期性向上,其周期拐点无法预测。

今天中国重卡保有量相比十年前接近翻倍,且随着经济发展,重卡保有量还会继续上升,并向着高端化、大马力发展。

因此,重卡行业虽具波动性,但其波动的中枢是在逐渐抬高的,潍柴的主营业务重卡动力总成业务,是一个成长型周期业务。

2021年潍柴总共销售发动机102万台,要达到2025年的双百万目标压力很大。

这102万台中,大约70万台是道路用发动机,其余三十多万台是工程机械和农用装备等。

从量上看,潍柴道路用发动机突破100万难度稍小一点,非道路用要突破到百万台,压力比较大。

不过潍柴有两个优势,其一是潍柴兄弟众多,谭旭光是山东重工董事长,中国重汽董事长。

山东重工旗下山推和中国重汽都要优先配套潍柴发动机,潍柴自己收购了中国农用机械龙头雷沃。

比如中国重汽,自从当年潍柴反出重汽,中国重汽就封杀了潍柴,十几年不使用潍柴发动机,等到谭总入主重汽,重汽开始重新配套使用潍柴发动机,2021年配套了重汽发动机6.9万台,而当年重汽销售重卡20万辆,因此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不过,中国重汽也有自己的柴油机厂,增加配套潍柴意味着自己的产能闲置,这其中利益权衡,就让谭总伤脑筋吧。

雷沃也是,在潍柴收购雷沃之前,雷沃用的是玉柴发动机,雷沃和潍柴同在潍坊,乡里乡亲竟然如此,据说谭总曾为此大怒:我找你们领导去!

后来,雷沃就被潍柴收购了,开始全面配套潍柴产品。

另外一个优势是,潍柴能够提供全套动力总成,包括潍柴发动机加法士特变速器、潍柴发动机加林德液压。“潍柴发动机+林德液压”液压动力总成相对于竞品效率提高 10%、油耗降低15-21%、噪声降低 2 分贝以上,在挖掘机、静液压装载机、压路机、农业装备等行业建立起明显的产品差异化优势。

据潍柴厂内部人士透露,林德液压的工厂目前满产满销,定增后将继续扩充产能。

除了发动机业务,潍柴另外一个支柱性业务是智能物流。

说到只能物流,不能不提潍柴对凯傲的收购。

2012年,公司将向凯傲公司支付 467,000,000 欧元的对价,从而认购凯傲 公司新增发的 25%的股权。

为收购林德液压有限合伙人的全部股权及林德液压普通合伙人 70%的股权,本公司将支付 271,000,000 欧元。

该项收购合计7.38亿欧元,59亿人民币。

并购凯傲这笔交易,对资产负债表影响主要是,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了38.8亿(权益法核算)。

林德液压合并报表,除了带来一系列资产负债的变动,还带来了9.05亿的商誉。

2013年,潍柴继续买入凯傲5%股权,持股比例提升到30%。此次增持的行权对价为 328,380,000 欧元,约27.5亿人民币。

2014年潍柴再次增持凯傲3.3%股权,并根据与创始人家族达成的协议,潍柴在凯傲的投票权实际达到60.2%,潍柴将凯傲并表。

由于将凯傲并表,重估凯傲价值,造成16亿的营业外收入,重估的价值并非是采用净资产

,而是采用的凯傲的市值,潍柴这样的处理方式,合法但不合理,这一笔利润虚的很,并造成资产负债表中商誉也随之虚胖。

合并凯傲对资产负债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比如合并导致应收账款由44.4亿增至96.6亿,其中主要增加的就是境外的44.7亿,而这44.7亿的应收款项计提比例极低,按照逾期进行计提,计提比例只有0.29%,看来是逾期比例极低?

其他应收款项由3.82亿增加到8.7亿,其中境外部分由0增加到5.55亿。

存货由85亿增加到126亿。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就是凯傲的融资租赁应收款,并表后从0增加到15.09亿。

长期应收款即长期租赁应收款,从0增加到25.74亿。

因合并增加的固定资产有103亿,由131亿增至222亿,

因合并增加的无形资产有121亿,导致无形资产由原本的22亿飙升至127亿。

因为凯傲是一家高负债率企业,净资产只有34.8亿,潍柴仅占33.3%即11亿多,因此又产生了70亿的商誉。

递延所得税资产由7.8亿大幅攀升到34.5亿。

负债方面,有些披露不全,可以观察到的是应付职工薪酬从11亿提升到31亿,提升的20亿大部分都来自凯傲。

长期应付款从800万提升到51.8亿,预计负债从0提升到4.4亿.

递延所得税负债从1.46亿增加到36亿,递延收益从6.4亿提升到19.8亿

并购凯傲后,潍柴的资产负债表如同吹了气球:

净资产变动不大,但总资产从785亿飙升到1204亿,背后是凯傲带来了大量的负债,好在这些负债中有息负债并不多。

2015和2016年潍柴动力又三次增持凯傲,潍柴持股比例上升至43.26%,截至2016年,累计耗资约121亿人民币。

20016年,在潍柴的支持下,凯傲集团与德马泰克母公司签署协议,以21亿美元(161亿人民币)收购德马泰克100%股权,2016年11月1日收购完成,德马泰克纳入合并报表。

这笔收购由凯傲完成,潍柴并不直接出资,但由于德马泰克并表凯傲,凯傲并表潍柴,仍然对潍柴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6年潍柴动力总资本1640亿,增加482亿,增幅41.6%,其中金融负债增加221亿,为了收购德马泰克凯傲集团增加长期借款。

资产端最大的变化是商誉,德马泰克的净资产是17.86亿,合并成本是161亿,形成143亿商誉,又有4.9亿汇兑差异,合并形成了147.9亿的商誉。

第二个大变化是无形资产增加124亿。

固定资产增加了12亿,

2018年,潍柴继续增持凯傲股份,耗资1.5亿欧元,本次增持完 成后,公司持有凯傲公司股份总数约为5314.05万股,占凯傲公司目前总股本 118,090,000股的比例由约43.26%上升至45%。

截至2018年底,累计耗资约133亿元人民币,至此,潍柴增持凯傲告一段落。

潍柴耗资133亿元获取了,获取了凯傲(包括德马泰克)45%的股权,凯傲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叉车生产商,德马泰克是全球仓库自动化市场收入最大的供应商,21 年的市场份额为 9.6%。凯傲集团和德马泰克协同发展,形成了叉车+仓储物流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智能物流体系

这笔收购,到底值不值呢?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看看凯傲近几年的净利润:

2018年:25.7亿

2019年:26.5亿

2020年:9亿

2021年:40.2亿

2022年预计:20亿

从2018-2022年,实现总利润121.4亿,归属于潍柴的为54.6亿。

这笔投资,是否值得,您自己判断。

我个人认为,还是很值得的,世界物流智能化方兴未艾,中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凯傲和德马泰克工厂开始在中国落地(从2013年收购,到2021年凯傲工厂落地,潍柴落地的节奏依旧不快),凯傲在未来的营收还将稳定的增长,有助于平缓潍柴业绩波动。

潍柴的两大核心业务:动力系统类在周期中成长,业务中枢不断抬高;智慧物流业务长期将稳定中低速增长。

标签: 潍柴动力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