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规模效应的思考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规模效应的思考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规模效应的本质是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带来额外的收益,如:企业的盈利出现明显超越营收规模的超额增长。举个简单例子,一家公司营收1亿元时,净利润率1%,利润只有100万,而当该公司营收达到10亿元时,净利润率可能达到4%,净利润达到了4000万。营收只增加了10倍,净利润却增加了40倍,这便是规模效益。背后的原因是,这种公司的提供的产品往往是标准化产品,且经营需要很高的固定成本,相同生产周期内,100件产品和1000件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有很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毛利率的变化。规模不仅能带来收入的大幅增长,更让单个产品的盈利能力暴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规模效应一般出现在重资产、固定资产高的行业(如:汽车、双汇等)。总固定资产大小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类公司的净利润率高低。行业景气的时候会出现规模X利润率的双击,行业下行的时候会出现反方向的双杀-这也是张磊口中说的经营杠杠。
能否规模化也与行业特性相关。提供不了标准化生产流程,且行业壁垒过低(通常是同质化严重、缺乏技术和资金壁垒、入市门槛低)经常导致规模不经济(也叫做边际收益递减),比如手机店、理发店,开100家理发店分摊的成本并不一定比开一家店低,市场始终处于散乱状态(为了保持庞大的理发师队伍说不定还得付出更高的成本导致单店利润下降,类似的还有保洁,美容行业),非标准化产品的典型的如传统中餐,饭店生意火爆往往是因为厨师的收益带来的客流,开第二家店的提供的菜品口味往往天差地别导致无法继续扩张经营。
对一家公司来说,规模化是需要和其他要素结合起来看。比如,标准化大生产是有利于规模化的,但如果同质化严重,竞争壁垒不高,市场很难向寡头集中。而一些具有地理运输限制的生意容易产生区域规模龙头(如水泥、玻璃、石膏板等),但是规模化的效率很低需要公司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去占领。
发生规模效应的节点一般有两点:一种是行业迎来上行周期;另外一种是公司由于产品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传统市场格局(如:互联网平台对于保洁市场、自行车租赁市场等,更早如苏宁对家电销售渠道的集中)。前者需要把握行业动态,周转率提高等。后者需要跟踪观察公司是否具备改变市场格局能,大幅提升市场壁垒的模式创新。---(出处自于《复利信徒》)
针对上面来个节点这里举个例子
农业时代的日用品都是手工业,每个地方有当地的工匠,手工制作,成本差不多,大家的市场都是区域市场,很难全国流通,因为不具有规模效应。想要多一份粮食,就需要多一块田,多一份肥料,多一份人力,也就是说,粮食产量和生产资料之间是线性关系,并没有规模效应。
工业时代,一切都改变了。大市场,大流通,大制造出现了,规模效应开始显现。规模效应的极致表现在地球变平了,跨国企业开始出现。工业时代的规模效应如此显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主要还是科技进步,机器和生产流水线的发明,使得制造的效率大大提升,集装箱,汽车,火车,轮船的发明,让物流成本大大下降,ICT技术的发明,使得信息沟通的效率大大提升。
再比如,为什么中国伊利,蒙牛生产的常温奶,明明是落后产品,却如此赚钱?现代人都消费更健康的低温牛奶,而美国的牛奶巨头迪恩食品却倒闭了。
因为常温牛奶是工业品标准化工业生产,而低温牛奶(也就是原来送奶上门那种)是农产品,每个农场都可以提供自己的产品,在区域半径内配送上门。
迪恩食品曾经收购了几十个区域性的低温牛奶品牌,这么多区域品牌让一家企业管理也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非标产品,需要定制。那么每次开展一个定制项目,就需要项目组提供单独的研发人员和服务人员。有10个定制项目同时开展,就需要10倍的人力。这就是线性关系,没有规模效应。咨询公司,也是一样。多一个咨询项目,就需要多一份人力,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在边际收益递增-规模效应下的不同生意模式,带来的下降成本、收益幅度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们引入一个规模效应曲线的概念。
在规模效应曲线中,有三条曲线A、B、C。A曲线是效应最强的,B是次之,C的效应最弱。
上图中有三条曲线,B是线性关系,上面一条是超线性关系,下面一条是亚线性关系。
我们用城市来解释这几个曲线,会比较容易理解。
城市中加油站的数量与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人口数量增加一倍,城市只需要增加 85%的加油站。
城市道路的总长度、水电和煤气管道总长度也与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
所以,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这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了成本,是一种成本的亚线性关系。
城市GDP、工资总额、专利数量等指标是人口数量的1.15倍。
也就是说,城市的收入相对于人口数量存在超线性关系。总结起来,相对于人口数量,城市的收入超线性增长,成本亚线性增长,城市完美体现了规模效应。
如果一个企业从事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具备这两种非线性,也就是说随着规模的增加,成本亚线性增长,收入超线性增长,那么规模效应非常明显,会出现马太效应,强者恒强。(例子来自于网络)
以上,对于规模效应的基本认知,接来下我们借几个例子分析一下标的的规模效应。
先说结论:随着规模的扩大,购物中心的造价成本并不随着规模持续降低的,单个购物广场具备规模效应,但是“产能”有天花板。
对于单个购物中心,我们来看单个购物中心在面积一定下的利润决定因素有 人流、购买率、人均客单价、 固定租金。确实能够发现对于单个购物广场在一次性的投入固定成本完成商城的建设之后,销售总额越好对于购物广场的毛利率提升是有规模效应在的。并且对于某一地区的购物中心来说,如果较早的时候在土地成本足够便宜的情况下完成建设,对于后来者进入可以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
但是,我们来看一个对于商业地产商来说,利润=购物中心数量*单个购物中心平均利润,在发展的初期,一个购物广场的利润是1000w,第二个购物广场开业则利润翻倍,总利润强依赖于数量,所以主要矛盾在于扩张综合体的数量,而商业购物中心是有地域限制的,不可能对开一个购物广场就辐射全国。而把每一个购物广场看做是一条生产线的话,生产线的投入成本是相对独立的,先前建立的生产线并不能对新的生产线降本。
那么是不是规模对于购物广场来说没有任何附加收益?
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发现购物广场作为连接商家和用户的平台,理论上规模越大,平台越大。平台越大用户越多,对于大部分非稀缺品牌来说平台的话语权就相对较重,特别是占据了优质用户的平台(所以各家综合体的话语权有差别),这里用的为什么是“相对”,因为如果平台想要过度溢价商家,那么商家完全可以换一家购物广场(往往相同的地方都不止一个购物广场),这里说明本身购物广场的同质化竞争严重、竞争壁垒不高,导致话语权弱。
而对于强品牌来说,比如爱马仕、香奈儿、lv等稀缺奢侈品,因为可以带来人流量,对于购物广场都想引进提高人流量从而提高销售总额,而强品牌看重的往往只有当地最好的地段,所以规模面前对于强品牌商家来说并没有优势。相反,拥有众多强品牌的广场往往说明地段足够核心,拥有相对优质的客流,可以提高单个购物广场的辐射半径,对于同广场内的其他品牌来说有相对其他非强品牌的购物广场较高的议价权。
以上,可以看到。
1.广场规模效应:生意特征对于商家和用户来说,因为购物广场的低竞争壁垒和同质化问题,规模化并不能对于上下游形成成本的节约和话语权方面的“收益”。
2.用户规模效应:在广场数量固定的情况下,所有广场的固定投入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用户规模越多,销售额越多,租金越高,整体的毛利率越高,具备边际收益递增长特点。
3.用户规模的大小和商家的资源、公司的运营招商能力相辅相成。
基于以上特点购物广场不具备规模效应的弱点,而用户规模购物广场却想要,那么能不能我谁出广场我直接“白嫖”呢?这就演变除了现在所谓的轻资产模式。至于为什么后来的广场建设者愿意被白嫖,自然因为购物广场品牌方对于B端商家的资源能力和商城运营管理能力。这非常类似于现在洲际、万豪、希尔顿贴牌业主出钱建设,因为酒店品牌方能够带来管理能力和品牌的用户(怪不得酒店滥发试用各种白金会员,保持会员等级难度大,形成用户体量上升 业务合作上升 品牌力上升 用户上升的良性循环)。可以看到具备地理半径辐射度的重资产最后做大的规模的路径一定会向着输出品牌和管理能力从而获取用户形成用户的规模效应的方向进行。
这个我不过多分析了,正好在思考理发店为什么形成不了规模效应时候,把我平常最爱去的“少说话 只剪头”拿出来对比,发现并不是单纯做了个减法。
平常的理发店不能规模化化问题在于1.无法标准化,规模化管理成本高(发型多、环节多、时间长)2.单店扩张成本高,风险大(客户预充值支出)
星客多、优剪等快剪模式克服了以上几点,标准化(只剪几款头发,不洗头,不烫头),扩张成本低,为此我判断虽然本身提供同质化服务,但是通过模式的变更解决了标准化从而可以达到规模化的必要条件,未来一定会出现几个品牌占据全国理发店的“只理发”用户的市场份额。
$新城控股(SH601155)$ $华润万象生活(01209)$ $龙湖集团(00960)$
标签: 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