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证券资讯 >

煤炭行业发展空间如何?煤炭行业公司经营情况怎么样?

2023-02-16 13:45:57 来源:第一商业网

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煤炭行业深度:发展空间、新能源冲击、供需及公司经营情况深度梳理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煤炭行业深度:发展空间、新能源冲击、供需及公司经营情况深度梳理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资料图片)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按照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等指标,可以将所有煤分为三大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对于无烟煤和褐煤,又分别按照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特点分为三个和两个亚类,而烟煤则按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粘结性等指标进一步划分为 12 个细分种类。

按照煤炭用途和使用目的可以划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和化工煤三大类,其中动力煤主要指作为动力原料的煤炭,狭义上指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热值和挥发分要求相对低于化工煤,而炼焦煤则具有中/低挥发分、中/强粘结性的特点。在我国炼焦煤资源相对稀缺,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 27.7%,主要用于炼焦碳,焦炭则多用于炼钢,是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

煤炭行业是完全步入夕阳了吗?未来还有发展空间吗?驱动煤炭价格变动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如何?当前煤价的上涨会不会是短期行为?未来可持续吗?煤炭产业链上的公司经营情况如何?新能源对煤炭的冲击有多大?未来煤炭价格会有怎样的趋势?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分析。

01 周期回顾及行业现状

1、煤炭历史上几个周期是怎样的?目前位于哪个阶段?

在传统的对周期产品的研究框架中,需求一直作为核心切入点,这是因为在市场化的环境下,需求始终领先于供给,当需求改善时,会传导至价格,导致价格升高从而使得企业盈利提升,企业在盈利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供应,这就导致供给的调整虽然是源于需求的变化,但却远远滞后于需求。一旦经济增速回落,导致消费减弱,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企业盈利缩减,在供需关系不断打破与再平衡的过程中,行业呈现周期波动。煤炭行业属于传统的重资产行业,具有投资较大、投资周期较长(3—5 年)等特点,其供给端滞后与需求端的效应更加明显。(1)03 年—08 年(经济高速发展:价涨)、08 年—09 年(经济危机:价跌);(2)09 年—11 年(四万亿刺激:价涨)、12 年—15 年(经济增速下行+产能严重过剩:价跌)。

但 16 年至今的本轮周期与此前均有本质区别。起初,自 2016 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价走势与 GDP 增速发生了明显背离,其背后逻辑在于人为去产能对供给端持续压制,产能出清、产量回落,驱动煤炭格局转向供不应求。随后,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导致供给端在政策约束及企业悲观预期下,企业即使盈利大增、现金流充沛,也在大幅缩减对于传统业务的资本开支,导致产能扩张受限。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传统行业产品的需求本身具有刚性,从而导致需求扩张遇见供给约束,价格大幅上行,且高价持续时间将远超市场预期。

2、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特点

(1)行业向高集中度、高质量方向发展,重心向晋陕蒙三地集中

随着供给侧深化,我国煤矿数量逐年下降,由 2016 年的 7866 个降至 2021 年的 4500 个左右。同时不断缩减中小煤矿产能,提高煤炭资源集中度,截至 2021 年千万级煤矿数量达到 72 个。从产量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煤炭整体储量丰富,在供给侧改革深化下煤炭集约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重心加快向晋陕蒙新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三省原煤储量均超过 150亿吨。

其中山西省作为产煤核心省份,原煤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 2021 年达到 11.93 亿吨,同比增速扩大,增长超过 10%,其原煤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 28.9%。内蒙古位居第二,2021 年原煤产量达到 10.39 亿吨,同比增长1.3%,其原煤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 25.2%,占比有所回落。陕西省位居第三,2021 年原煤产量达到 7 亿吨,同比增长 2.9%,其原煤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 16.9%,占比有所回落。

(2)政策调整下能源结构转型,市场规模波动明显

在政策强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煤炭行业政策愈发集中于强调向高质量、清洁低碳方向转型,提高煤矿工作安全性和规范性,促进行业朝高质量发展、清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主旋律。

能源结构调整为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带来一定冲击,2021 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收达到 32897 亿元,同比增长 58.3%,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达到 7023 亿元,同比增长 212.7%,营收和利润总额增长波动较为明显,2021 年显著改善或主要由于疫情后复工复产带来的煤炭消费大幅增长。其中前 5 家、前 10 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占总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分别达 25.7%和30.2%,经济效益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但煤炭产业链各环节和煤矿生产区域利润分布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

02

供需情况分析

近年来由于供给侧改革,我国煤炭产能释放有限,对煤炭进口量依赖度有逐年增长趋势,煤炭进口量占总供给比重有所上升,但随着澳煤禁令的实施,进口占比又有所回落。

1、供给

(1)煤炭产量

我国作为煤炭生产大国,2021 年煤炭产量增长至 40.7 亿吨,占全球比重超过 50%。

国内生产是煤炭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超过九成。截至 2021 年,我国原煤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分别达到 41.3 亿吨、42.3 亿吨,煤炭供给存在一定缺口。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在经历一段时间低迷期后,在 2022 年初有明显提升趋势,2、3、4 月份分别同比增加 45.4%、50.8%、46.1%,或主要由于前期供给偏紧所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望迎来自 2011 年以来的新一轮上涨周期。

自 2016 年开始我国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在产能结构优化和淘汰落后产能上取得较好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季度产能利用率由 2016 年四季度的 59.5%增长至 2022 年一季度的 74.9%,产能利用率提升显著。核心产煤省份山西自2016 年起去产能成果明显,平均每年退出产能超过 2000 万吨,2016-2020 年期间关闭煤矿数量达到 138 个。在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样指出煤炭保供的重要性,提出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并定下今年新增煤炭产能 3 亿吨的新目标,我们预计煤炭产量短期偏紧格局不变,但中长期或在政策影响下有所回暖。

(2)煤炭进口

我国煤炭进口量位据世界第一,其中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国、菲律宾是我国进口煤炭的前五大渠道。

受到国内供给侧改革推行和减碳政策影响,我国煤炭供给端中进口煤炭占比有所上升,但总体占比仍然不足一成。2021 年全国煤及褐煤累计进口量达到 3.23 亿吨,累计同比增长 6.6%,全国煤及褐煤累计出口量达到 260 万吨,累计同比下降 18.5%,国内供给紧张形势使得煤炭出口延续下滑趋势。分国家来看,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蒙古仍然是我国煤炭主要进口来源国家,其中对澳煤依赖性较强,但自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对澳煤进口限制加强,并且在 2020 年底颁布澳煤禁令后,澳煤进口受到较大冲击,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逐渐成为主要进口渠道。分煤炭种类来看,动力煤进口同样受到澳煤禁令影响进口减少,印尼逐渐成为主要进口国;炼焦煤进口也收到澳煤禁令影响,蒙古和俄罗斯逐渐成为主要进口渠道,但由于 2021 年中开始的蒙古口岸疫情导致炼焦煤进口受到冲击。

(3)小结

我国煤炭供给端受到国内去产能影响和国外进口受限双重因素冲击,供给端在短中期内或难以得到明显修复。中长期来看,国内方面政策逐渐向能源保供倾斜,若能够适度释放中小煤矿产能,或能够有效缓解供给端压力,国际方面若中澳关系有所缓和,澳煤禁令放开,对国内炼焦煤供给同样有缓解作用。

2、需求

(1)概述

我国煤炭消耗需求主要来源于四大行业: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和化工行业。

2020 年电力行业占比达到60%左右,电力行业是煤炭应用的核心行业。其中电力行业耗煤主要集中于火力发电,若按照煤炭用途分类,火力发电主要使用煤种为动力煤,仅有少量动力煤用于建材和冶金。钢铁行业耗煤主要集中于粗钢、钢材等产品的冶炼,其上游主要为炼焦煤。建材行业主要集中于水泥制造行业,化工行业主要集中于化肥等领域。从各品类煤种供需缺口月度变化可以看出,动力煤供需相对平衡,炼焦煤供需波动较大,尤其到 2022 年 3、4 月份,呈现供过于求趋势,或由于疫情影响下基建工程放缓,前期累积的钢铁产能过剩,钢铁行业呈供过于求,导致钢铁行业用煤需求下滑。

(2)动力煤

动力煤需求方面,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占总消费量过半,成为下游煤炭需求核心来源。从我国电力行业发电情况来看,2000 年以来我国发电量维持逐年上涨态势,从 2000 年的 13556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21 年的 85343 亿千瓦时,2021 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到 9.7%,增速上行明显。而其中火力发电作为电力行业煤炭消费的主要应用,占比维持在过半水平,耗煤量稳定在 20 亿吨以上,由 2000 年的 11141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21 年的 58058 亿千瓦时,2021年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 68%,仍然是我国发电的主力。此外,随着四季度供暖需求到来,用电需求阶段性上涨可能带来煤炭需求进一步提升。

(3)炼焦煤

炼焦煤需求方面,煤炭消费量主要来源于钢铁行业。终端钢材需求受到房地产行业影响巨大,房地产市场预期下滑,商品房销售受限,叠加疫情影响,新开工和在建项目收到拖累,钢材需求明显下滑,导致炼焦煤需求有所下滑,原料主动降库意愿明显。预计随着疫情结束后复工复产,新开工和在建项目进度有所恢复,钢材需求或逐步回暖。

(4)小结

综合供需两端情况,我国煤炭行业短期内处于供不应求局面。2021 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动力煤产量受限,同时进口也因疫情原因放缓,但复工复产带来需求攀升,导致动力煤价格大幅攀升,后在发改委政策干预下,动力煤价格回调后企稳。预计随着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带来的制造业反弹或进一步拉高煤炭需求,同时供给端偏紧格局短期内难改,带来煤炭价格上行。

03 煤炭产业公司经营情况盘点

1、盈利:行业总体盈利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受益于煤价上涨,行业盈利也有大幅提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21年Q2-Q4连续3个季度持续创历史新高。22年Q1煤价环比虽有回落,但受益于较好的成本费用控制,行业实现盈利2357亿元,同比+189%,季度业绩表现仅次于21Q4,处于历史高位。22年前4月行业利润总额3443亿元,同比+199%。随着盈利大幅提升、资产负债表也得到进一步修复,截至4月末,行业资产负债率已降至63%。

上市公司方面,由于资产质量更好、历史包袱和其他业务影响少,各公司呈现出比行业总体情况更高的业绩弹性。25家煤炭开采企业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534亿元和1535亿元,同比增长71.9%和100.5%。22Q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总计分别为575亿元和589亿元,同比增长92%和95%,环比21Q4分别增长45%和44%。

2、现金流: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改善更明显,资本开支仅有小幅增长

由于煤价和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大幅提升,行业现金流改善状况更为显著,21年主要煤企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合计达到3174亿元,过去5年均在1200亿元以上,各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处于近20年来最好的水平。

而从资本开支来看,2016年以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有恢复,但投资去向主要是用于填补12-15年行业下行期的历史欠账、存续矿井的维护性开支和煤矿智能化建设,新矿建设相关的投资规模并不大,22年前5月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41%,主要由于低基数影响。从主要煤企上市公司数据来看,过去5年总体资本开支虽有恢复,相比较前期高点的2012年,2021年降幅达36%,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潞安环能、山西焦煤等公司降幅在50%以上。

3、分红:龙头煤企高分红优势明显,分红政策有望延续稳健

随着盈利和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煤矿相关资本开支下降,煤企上市公司近几年分红能力提升。2020年以来,平煤、神华、陕煤和兖煤相继提高分红比例及最低派息规模,实际分红比例也有超预期表现,中国神华21年拟分红约505亿,A股分红率100%,H股分红率98%。目前兖矿能源和陕西煤业还处于分红规划的年度内,未来2-3年各公司分红政策有望延续稳健,部分龙头公司也存在提高分红的能力。

04 清洁能源VS传统能源

1、清洁能源发展路漫漫,煤炭仍是重要的能源根基

国际能源署发布 2022 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称,2022 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将达到 2.4 万亿美元,同比涨幅 8%,其中清洁能源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 1.4 万亿美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关键举措,当前俄乌冲突带来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对世界能源格局进行了重塑,凸显了传统能源体系面临的系统风险和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性。2015 年以来,全球能源投资中清洁能源占比持续上升,到 2021 年清洁能源投资额为 1.3 万亿美元,占比为 59.33%,2022 年 IEA 预测值占比 60.19%,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势不可挡。

在清洁能源投资项目中,以能源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和电网建设项目为重。分经济体来看,清洁能源投资以发达经济体为主,2021 年发达经济体清洁能源投资金额达0.69 万亿美元,占总投资额 52.68%;中国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2021 年清洁能源投资 0.38 万亿元,占总投资额比例逐渐增加,2021 年达到 29.17%;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清洁能源投资较少。分地区来看,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以亚太地区为重,2021 年投资额 0.6 万亿美元,占总投资比例 45.52%,亚太地区近年来清洁能源项目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欧洲各国激进的低碳环保目标引导下,清洁能源技术迅速发展,但传统能源对外依存度始终保持高位水平。根据 IEA 数据,2020 年欧盟发电组成中,风电占 19%、水电占 16%、光伏占 6%,清洁能源对电力的供应远超全球其他地区。传统化石能源过早退出,清洁能源供给不稳定不充足,导致欧洲能源对外依存度很高,根据 IEA 数据,2020年欧洲煤炭对外依存度为 3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 84%,石油对外依存度为 97%,近年来煤炭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对外依存度则一致保持 90%以上高位。欧洲推进激进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是摆脱对外能源依赖的必然选择,但过快清退传统能源易出现能源危机。

德国:超前追求清洁能源,变局下陷入能源危机。德国计划在 205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能源转型期主要通过风电、水电或天然气获取电力,尽早清出核电和煤电,在风电和水电供电不稳定的条件下,天然气供电成为首选。在后俄乌时代的能源制裁与反制裁下,断绝了来自俄罗斯产量大、供应稳定且相对低价的天然气来源,而美国页岩气运输困难且不稳定,能源危机下燃煤可能重拾发电重要位置。7 月 13 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了一项新的决议,表示煤炭和石油可用于发电,允许电网储备系统的发电厂在有限的时间内重返电力市场,直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

英国:低碳发电为主,能源短缺问题严重。目前天然气是英国第一大发电来源,2021年英国发电来源中,煤电全年占比仅为 2.10%,天然气发电占比 40.07%,核电占比 14.80%。2021 年夏季,英国放松疫情管制措施后工业恢复 ,能源储备快速消耗,加之脱欧带来的影响,能源短缺问题不断恶化。2021 年 6 月英国政府将彻底关停煤电设施的日期定在了 2024 年 10 月 1 日,但能源危机可能会重新推高煤电需求。

美国:力促清洁能源发展,燃煤发电重新抬头。2021 年美国提出到 2035 年实现电力产业的零碳排放,确保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据 EIA 预计,到 2022 年,可再生能源将占美国发电总量的 22%,到 2023 年将占 24%。2022 年和 2023 年,电力行业的太阳能新增容量分别为 20 吉瓦和 22 吉瓦。此外,白宫官宣将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采购的太阳能组件给予24个月的关税豁免,确保美国的太阳能组件供应问题。2021 年开始美国天然气供应出现紧张局势,天然气价格上涨,同时风电与光伏发电替代力度不足,燃煤发电量相对 2020 年增加 12.69%。

中国:清洁能源“风光无限”,煤电仍占最大比例。我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指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到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十五五”期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潜力巨大;风电装机量增长迅速,目前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全球最多。2021 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中,光伏、风电、火电、水电、核电的装机容量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 31.27%、27.08%、26.34%、13.37%和 1.94%。而在我国的发电来源中,煤电占据一半以上,短期内燃煤发电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

供给增量有限而需求回升,全球煤炭供需结构偏紧。受可持续发展和减碳理念影响,近年来全球煤炭资本开支逐渐下滑,限制产能扩张,未来煤炭生产增量空间有限。印尼煤炭主要为露天生产,受条件所限产能基本达峰;澳大利亚煤炭扩产空间较小,且在近期为了保证内需,提高关税减少出口;俄罗斯煤炭出口受能源制裁影响较大,出口途径受限,全球煤炭供给可释放空间较小。欧盟发电主要依赖天然气和可持续能源,但后俄乌时代天然气价格高涨且来源受限,清洁能源发展不完善,多国重启燃煤发电,煤炭进口缺口巨大;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度仍然较高,煤炭产能重构下短期内供给仍十分有限,仍有较大的进口需求。全球煤炭供需整体目前供需偏紧。

2、高性价比成就煤炭重要地位,清洁能源替代性有限

欧洲对俄油气制裁,但高度依赖性使得替代供应方难寻。俄罗斯作为能源超级大国,一级能源储备量全球领先。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及俄罗斯的能源博弈不断升级,严重影响俄油气产能及出口,而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短期内石油增产意愿不足,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短缺,能源价格不断攀升。

俄欧在一级能源领域互相高度依赖,2021 年,俄罗斯 83%的管道天然气、53%的石油和 35%的煤炭出口流向欧洲,而来自俄的管道天然气、原油和煤炭占欧洲进口份额分别高达 45%、30%、48%。欧洲高度依赖俄天然气资源尤其是管道天然气,加之管道天然气运输受制于特殊设施装置及成本,欧洲难以找到替代供应方。

同等发热量下,煤炭价格相较天然气和石油更为低廉。选取世界银行欧洲天然气商品价格(美元/百万英热)、英国布伦特 DTD 原油现货价(美元/桶)及欧洲 ARA 港动力煤现货价(美元/吨)作为比价标准,取其发热量均值,通过单位换算得出各种能源的单位热量价格(即发热量为 5500 大卡时的美元价格),2018-2022 年的具体走势如下图所示。2022 年 6 月,天然气、石油、煤炭单位热量价格均值分别为 0.7492 美元/5500 大卡、0.5008 美元/5500 大卡,0.3553 美元/5500 大卡,三者比值为 2.11:1.41:1。煤炭作为单位热量价格均值最低的化石能源,在国际油气价格高昂的情况下,替代效应愈发显著,为填补能源缺口,短期内转向煤炭不失为欧洲国家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良策。

煤炭作为油气的重要替代能源,欧洲多国表示将重拾煤炭。自 2 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多国能源政策均迅速向煤炭倾斜。意大利于 2022 年 2 月 25 日率先表示,将重启境内燃煤发电厂;德国副总理也表示,短期内德国可能不得不让燃煤电厂继续运转;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表示,欧盟成员国在转向可再生能源前,可以在煤炭上停留更长时间以避免对天然气的依赖;英国政府也于 2022 年 3 月 22 日宣布计划延长原定在今年 9 月关停的一座燃煤电厂的服役年限。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对于石油、天然气强有力的替代性使其作为重要能源的地位难以撼动。

清洁能源价格优势渐渐显现,但煤炭的基石地位仍不可动摇。近期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高企,但清洁能源成本逐渐下降,在部分国家清洁能源发电成本已低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发电成本。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报告,可再生能源平准化度电成本持续下降,2021 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已分别降至 0.048 美元/千瓦时、0.075 美元/千瓦时、0.033 美元/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 12.73%、12.79%、15.39%,而 2021 年化石燃料发电成本最高达到 0.167 美元/千瓦时,最低为 0.054 美元/千瓦时,光伏发电与陆上风电成本比化石燃料发电最低成本还低。但即使目前存在成本优势,清洁能源发电仍面临重重问题,不能完全替代化石燃料。风能、太阳能等受季节、昼夜等的影响,有效利用小时数远远不及化石能源,且发电量不稳定,需要火电等为其调峰调频;清洁能源发电还面临与电网错配的问题,清洁能源分布与电网布局不匹配,电力难以有效并网。同时,在全球能源发电结构中,化石燃料仍然占比最大,2021 年占总发电量的 61.42%,其中煤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 35.99%。煤炭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因此在当下对于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具有重要作用,在清洁能源发展尚不完善的情况之下,预计五到十年内煤炭仍然占据全球能源供应重要位置。

欧洲可再生能源供应不足,中短期无法填补能源缺口。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在世界前列,逐年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推动欧洲向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欧洲 2021 年风能、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为 3.19 亿吨标准煤,较 2020 年上涨 2.48%,尽管如此,其占比也难以与化石能源抗衡,总量上仍不足以满足使用需求。加之可再生能源发电对天气状况依赖程度高,一旦遭遇极端天气,电力供应存在稳定性隐患,而平时过剩的发电量也无法实现大规模储存。由此,可再生能源中短期内难以缓解欧洲的能源紧缺问题。预计本次俄乌冲突导致欧洲产能的能源缺口将在未来成为常态,预计将对国际煤炭长期价格稳步抬升形成重要支撑。

05 未来趋势分析

1、能源危机重塑煤炭行业地位

2021 年由于经济复苏能源消费增加,叠加国际化石能源长期资本支出不足导致的产能短缺显现,同时新能源波动较大,占比仍低,保障能力不足,叠加国际地缘政治危机的多发,造成国际能源危机爆发,2021年国内发生了久违的限电危机,凸显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的压舱石作用和主体地位。在这种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做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煤炭行业长期被忽视的倾向被纠偏。同时,在全球化逆行,国际能源局势日益复杂化的大趋势下,煤炭行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资源价值将进一步显现。在长协煤价机制保障下,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将也将得到保证。

2、双碳目标下煤炭价格预计上有顶下有底

我国提出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2030 年实现碳达峰。也就是说,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总量仍有一定发展空间,能源总量需求的刚性及新能源替代的客观发展速度限制,将使煤炭主体能源地位在较长时期内都难以被取代。虽然在能源危机背景下,煤炭先进产能的释放加快,但由于我国煤炭现有产能结构的问题存在,如中小煤矿产能 5 亿吨左右,占比 15%;同时,高瓦斯及瓦斯突出矿井占比合计 33%等,预计未来在能源危机缓解后,煤炭产能的供给侧改革仍有较大的空间。同时,太低的煤炭价格对我国能源转型也不利,预计未来煤炭价格将维持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才能做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行业集中度提高和国企占比的提高,也使得国家对煤炭行业的调控能力增强。

预计碳达峰及之后的平台期,煤炭高景气度均将延续。根据煤炭下游各行业减碳路径测算,预计2025 年年煤炭需求可能达到峰值,大约 41.4 亿吨,而到 2030 年碳达峰时,煤炭需求约 39.3 亿吨,煤炭整体呈现紧平衡状态。而 2025-2030 直至 2035 年,一方面中小产能由于资源枯竭或将主动退出,而高瓦斯、突出矿井等因为安全原因或将被动退出产能,煤炭供需由供给侧决定,仍将维持紧平衡。其中,炼焦煤由于进口来源变化,导致国内供需结构变化,叠加国内钢铁行业减碳成本及技术偏高,预计呈现较强的韧性。

3、小结

目前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能源的发展进度下,煤炭至少在未来的5到10年还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中国神华(SH601088)$

$中煤能源(SH601898)$ $陕西煤业(SH601225)$

标签: 煤炭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