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提起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924年8月,蒋校长在对学生演讲时,对孙中山提出的“亲爱精诚”校训要旨做了一番解释:学生来到军校以后就要相亲相爱,和衷共济,如同手足一样,精益求精,诚心诚意,团结一致,充分发挥互助的精神。他认为,人生关系最密切者是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及爱我者同志。他要求大家把全校师生看成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互相劝勉,共同进步。
蒋校长在各个时期题写的“亲爱精诚”墨迹不下30余幅,有幅题字他故意缺了“精”中“米”字右下一点,并把这一点加写在“爱”字的“友”肩上,并解释说是做人应少一点精明,多一点爱心。可见他十分看重校训中的“团结友爱”本意。
1927年初,时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部长、代教育长方鼎英,在《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概述》的“结论”部分这样写道:
“本校自成立以来,战胜种种恶劣的环境,以五百人扩充到数万人,……凡中国之二十二行省,几无不有本校学生之足迹。在此最短期间而能得此伟大之效果,已大博国人及世界上之惊叹!盖集中于‘亲爱精诚’校训之下,相亲相爱,精益求精,诚心诚意,以谋团结。先之以大无畏之精神,持之以百折不挠之志气。为民众谋解放,而一己之功名富贵,皆可牺牲;为本党谋团结,而一己之自由幸福,都可放弃。故能不怕死,不畏难,以一敌百,以百敌万,决不辜负革命军人之精神。”
方鼎英在这里所说的以团结、牺牲为主旨的“革命军人之精神”,即是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在艰险的环境中诞生,在中国革命极其动荡的年代中发展,提倡“亲爱精诚” 是时代的要求,是凝聚力量的号召,是军校之魂。
标签: 黄埔军校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