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证券资讯 >

爱尔眼科陷医疗事故风波 爱尔眼科股价大幅下跌

2023-02-15 13:54:57 来源:第一商业网

提起爱尔眼科陷医疗事故风波:并购式发展十年增近600家医院,子公司违规经营频现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爱尔眼科陷医疗事故风波:并购式发展十年增近600家医院,子公司违规经营频现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近日,爱尔眼科身陷医疗事故风波。因遭武汉抗疫医生艾芬公开投诉诊疗不规范致其右眼几近失明,爱尔眼科股价大幅下跌。


(相关资料图)

1月4日,爱尔眼科开盘大跌5%,盘中跌幅一度缩小,午后再次扩大。截至今日收盘,爱尔眼科报收68.22元,股价下跌8.91%,市值较年末收盘价蒸发约275亿元。

艾芬系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曾被视为2020年武汉疫情中的吹哨人之一。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艾芬因感觉视力明显下降,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就诊,院方称其右眼患上了白内障,并于5月下旬接受手术,摘除右眼晶体,植入由爱尔眼科医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体,手术大约花费2.9万元。

手术后艾芬的视力不仅未见好转,反而在今年10月眼科检查时发现其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近乎失明。

多名眼科医生告诉艾芬,眼底变性后恶化是导致前述症状的主因,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能不会这么严重。而检查眼底是否变性,本该是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的常规操作。

艾芬认为武汉爱尔医院隐瞒视网膜病变问题,夸大晶体植入的作用。

对此,爱尔眼科官方公众号今晨称,经核查,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并表示将与艾芬一道申请医学会和相关部门的检查和鉴定,给艾芬一个更加客观和公正的答复。

1月4日下午,艾芬通过个人微博回应爱尔眼科的核查报告,认为该报告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

双方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爱尔眼科的白内障手术业务因此次事件彻底卷入漩涡中心。

白内障手术曾是爱尔眼科第二大核心业务,仅次于屈光手术。

2017年以前,爱尔眼科的白内障业务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2009年仅收入1.1亿,2017年已增至14.2亿,收入增长率在20%-40%范围内波动。2018年起,受政策限制筛查、医保政策调整因素影响,白内障业务收入增速由2017年时44.43%断崖式下跌至9.01%,其在总营收中比重也由24%降至19%。

2019年白内障业务的营收贡献进一步下降,当年实现收入17.6亿元,约占总营收的17.62%,被爱尔眼科另一业务板块“视光服务项目”超过。

从业务增速来看,白内障手术收入仍实现13.97%的增速,其毛利率也较上年提升2.41个百分点至40.1%,

爱尔眼科在2019年年报中将之归功于白内障业务的转型升级。爱尔眼科称,近两年,白内障项目受医保政策的控制,手术量的增速阶段性放缓,随着消费转型升级,白内障业务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复明性白内障向屈光性白内障升级,如高端多焦晶体、飞秒白内障术式等应用增加,确保了该项目的稳定增长。

所谓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即是在复明功能之外,通过植入晶体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其手术费用也远高于传统的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成为白内障项目的重要盈利点。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爱尔眼科白内障业务仅实现收入6.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19%。

并购扩张埋隐忧,

子公司医疗纠纷事件频发

在艾芬事件之前,爱尔眼科的医疗事故事件并不鲜见。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近年来披露了数十起涉及爱尔眼科的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涉及玉溪爱尔眼科医院、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等多家爱尔眼科旗下子公司。

此次艾芬事件中的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是爱尔眼科的老牌7家医院之一。2009年上市前,爱尔眼科仅有17个网点。2002-2004年在成都、长沙、武汉、衡阳、株洲等地设立最早一批7家医院;2005-2008年,又在上海、重庆、哈尔滨、沈阳等地新成立10家医院。

17家医院里,除上海爱尔初期折戟,其余老牌医院多很快实现盈利,并在爱尔眼科此后十年发展中始终居于重要位置。

上市后,爱尔眼科即开始了狂飙式扩张。2009-2014年,爱尔还以平均每年新增6家网点的速度增长,2014年后,爱尔眼科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据爱尔眼科12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信息显示,爱尔眼科全集团旗下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00家。

疯狂扩张之下,爱尔眼科的营收规模也由上市初6.06亿扩大至100亿,市值规模则由上市初69亿增长至近3000亿。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前,爱尔眼科主要通过自有资金或募集资金新建医院方式来扩大市场规模。对于新设医院,爱尔眼科施行标准化配置方式,一是人员配置标准化,二是手术设备配置标准化。

据广证恒生研报数据,爱尔新建眼科医院人员按照临床人员约20%,医技人员约13.5%,护理人员约29%,管理与服务人员约26%,视光配镜人员约12%的相对固定比例配备。同时,新建医院的CEO、业务院长、财务部主任由公司直接委派。人员配备齐全后,设备方面则是覆盖近视治疗、白内障治疗、近视防控、眼底病等各类眼病诊疗的全套设备配备。至此,一套新医院体系得以快速运转并步入正轨。而在这一模式下,新建医院质量总体得以保持可控。

但2014年开始,爱尔眼科谋求采用“上市公司+PE”模式,于当年成立深圳前海东方爱尔医疗服务产业并购基金、华泰瑞联并购基金、爱尔中钰眼科医疗产业并购基金三只产业并购基金,爱尔眼科分别出资2000万元(持股10%)、1亿元(持股10%)、9800万元(持股9.8%),三只基金规模达到22亿元。此后又先后设立湖南亮视长银医疗产业投资基金等4家基金和机构,从而撬动162亿资产。

“上市公司+PE”模式一方面使得爱尔眼科得以借助资金杠杆实现扩张;另一方面,PE机构充分的并购资源筛选,以及上市公司体系外的前期培育,避免了低质量资源注入上市公司、拖累业绩。而衡量优质资产的关键自然在于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大量并购下,爱尔眼科的商誉水涨船高。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商誉值已达到41.26亿,约占公司总资产的25%。

标签: 爱尔眼科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