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哈喽小伙伴们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记录牛散吴鸣霄的投资方面的一些说法,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记录牛散吴鸣霄的投资的相关内容。
股东:吴鸣霄
投资经历:30+
代表作:海马汽车、秦川机床、ST沪科、天下秀、ST慧球、合锻智能、ST中房、*ST筑信、ST昌鱼、ST厦华、ST东海A、*ST北生、*ST夏新
投资往事:
吴鸣霄是一名对于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有深刻理解的一名投资者。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成立发展至今,吴鸣霄始终站在资本浪潮的最前沿,从认购证、职工股、认购新股、B股到法人股,投资ST重组股到新兴产业公司,吴鸣霄每次都能以敏锐的眼光抓住每一次机会。ST股的投资只占他所有投资的10%,仓位并不大。首先是要判断整个ST板块会不会有个股退市,如果退市将会对板块 估值有很大的影响,然后判断这些股票触发重组概率是多少,最后吴鸣霄从100多个ST股中选了10家公司。对于重组,几年的公告都要看,对于司法拍卖或股权质押冻结之类信息更要充分研究,然后结合二级市场,判断是否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入场,如果股价在底部长期横盘,或者虚假放量大涨,这不符合吴鸣霄的标准,他不会这样做短线。ST股票重组成功概率要看老股东背景、注入资产的发展空间、产业背景和现有资产的杠杆比例、有没有区域概念,吴鸣霄一般喜欢市值在10个亿以下的ST股。他对股价也有要求,六七元以上的ST股是不碰的。2006年,吴鸣霄曾拥有4500万份包钢权证,占其流通量的5%;2006年万科A的前20名无限售条件的A股股东名单中就有吴鸣霄的身影,其重仓持股数量达到2400万股(按当时市值其身价超过3.7亿)刚买进,万科就下跌了20%,但是我还把这个股票握在手里,因为当时上海房价并没有下跌,企业都在囤地,后来我在万 科上赚了10倍。丰富的知识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他订阅的报纸杂志更是有20多本,包括专业性很强的中科院和中国工程学院的学术院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科技评论》。吴鸣霄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他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1年要和200多个企业家见面会谈。有一次,我们去参加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当时在美国呆了5天,吴鸣霄5天飞了8个城市,会见了大量的企业家和华裔科学家。
记录感言:吴大佬这么成功,还这么拼,给年轻人很大的鼓舞。困境反转是很难把握的,这需要很多积累,还不足以让一般人成功。
标签: